“讲好徽风皖韵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2023年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与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广播联合推出“听故事、游安徽”系列之一“导游带你游安徽”,与您云游精彩山水,感悟厚重人文,尽享精彩旅程。
悠悠绩溪,徽州故里,文化灿烂耀千年,风光旖旎冠万里。美哉绩溪,程朱阙里,物华天宝地,钟灵毓秀乡。绩溪因水而得名,风光秀丽,文化底蕴厚重,是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被誉为和谐之源、文化名城、名人故里、徽菜之乡。
【资料图】
邵莹蓉,宣城市绩溪县旅投旅行社导游,今天,就请邵莹蓉带我们探寻徽州之源,品味绩溪之味。
绩溪历史悠久,从已经发现的五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来看,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唐永泰二年始建绩溪县距今也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绩溪县因水而得名,据唐元和郡县志载“县北有乳溪,与徽溪相去一里,并流离而复合,有如绩焉,故以为名”,无论是“水之源”还是“名之源”,都能称之为“徽州之源”。
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后,《歙县志》记载:“徽州以绩溪有徽岭徽溪而得名。”清康熙年间设安徽省,就是取安庆和徽州二府之名。
绩溪作为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不仅孕育了徽墨的神奇、徽剧的精粹和徽菜的荣耀,还有着“中国徽菜之乡”的美誉。
首先我带大家来到的是:绩溪博物馆。绩溪博物馆位于绩溪县老城区良安路,馆址是老县衙的遗址,馆内700年树龄的古槐树见证了老县衙千余年的历史。绩溪博物馆的整体建筑布局中,有多个庭院、天井和街巷,既有舒适宜人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也有徽派建筑空间布局的重释。建筑设计大师李兴纲,用艺术的语言表现出建筑和庭院本身就是一件最直观的展品,让参观者宛若置身在古老的徽州古镇之中。
△绩溪博物馆
绩溪博物馆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徽州建筑特色,绩溪山水人文特点,演绎绩溪之形,展现徽州之韵。
绩溪博物馆的展陈,主要由山水之形(绩水徽山厅)、人文之神(人文绩溪厅)、商道之气(商道绩溪厅)、民俗之风(风土绩溪厅)、艺术之韵(徽韵绩溪厅)、菜肴之味(徽味绩溪厅)六个部分组成,点面结合、由表及里地向人们展示了绩溪悠久的山水自然之魂魄和历史文化之沉淀。
绩溪博物馆作为一座融学术性、知识性、文化性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地方历史文化综合博物馆,为探寻徽州文化、学习徽州历史、品味山水人文,带去收获与快乐。
看完了徽州的特色建筑,接下来我们再跟随邵导一同感受一下,绩溪美食独特的徽州生态本味。
绩溪是中华八大菜系徽菜的发源地。在2005、2007年,分别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徽菜之乡”“中国徽厨之乡”,烹饪技艺上擅长烧、炖、蒸,重油重色重火功。
徽菜的形成与古徽州独特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饮食风俗是密不可分的。因为绩溪处于皖南山区,山民要比平原地区的居民耗费更多的体力和汗水,自然平时要摄入更多的盐,加上所喝的山谷水含矿物多,村民皆爱饮茶,都有分解油脂的作用,所以绩溪人的口味偏盐和耐油性。
△绩溪炒粉丝
徽菜的特点不仅体现在烹饪手法上,也体现在原材料的使用上。绩溪地处山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徽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植物资源。
徽菜经过千年的发展,不仅有一大批名扬四方的名菜名馆,还有一大批技艺超群、远近闻名的徽厨,徽厨在烹饪时,严格把控油盐比例,并通过独特技艺,赋予美食亮丽的色泽。外形丰满,味道层次分明的胡适一品锅,便是“面子”大放异彩,“里子”各自闪耀的典型美食。这些徽厨凭借着一代又一代的“徽骆驼”精神闯荡五湖四海。
△全家福
△绩溪挞馃
△胡适一品锅
渊源徽文化,孕于古村落。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与醇香地道的徽菜精华,在这里得以和谐共生。精选食材、精进理念、精湛技艺,共同成就了如今绩溪徽菜最生态、最健康、最纯正的内涵特质。
四时更替,日月流转。徽菜早已融入绩溪人共有的文化基因,一辈辈传承,一代代发扬,徽菜名馆在全国各地根植生长,徽菜文化也于中华美食文化长河中熠熠生辉。
徽州之源,品味绩溪。
欢迎您到绩溪,观粉墙黛瓦,品山珍河鲜,感受一番别有滋味的微风皖韵。
信息来源 丨 安徽文旅
编辑 丨 汪飞
复审 丨 丁美华
终审 丨 胡宇飞
文章及插图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后台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
游安徽
请关注“游安徽”APP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北纸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8 联系邮箱:855 729 8@qq.com